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报道

国内车用滤清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11/11 7:53:48      点击:

国内车用滤清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朱思义

“十一五”期间国内汽车工业将从超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阶段。而汽车零部件则将继整车高速发展后,进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整车产量的上升,全球采购向中国的转移等,都给国内滤清器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整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整车生产企业希望通过提高国产化率加大国内采购量以降低其成本,也给有条件的内资滤清器生产企业扩大配套带来了新的契机。OEM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将逐渐成为潮流。在“三滤”(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基础上集合其他功能而形成的进气系统模块、润滑系统模块、燃油系统模块为滤清器生产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滤清器技术进步和滤清器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油品的改善,滤清器的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延长。“十一五”期间国内滤清器产品将出现绝对需求(总量)增长,相对需求(单车年消耗)将减少。 根据中汽协会车用滤清器委员会组 织编制《汽车滤清器“十一五”专题规划》预测:“十一五”末,各类车用滤清 器产量达到10亿只(套)。其中国内销售5.7亿只(套),出口4.3亿只(套)。 国内车用滤清器行业现状 我国车用滤清器专业化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小行业,虽有专业滤清器厂20余家,但行业总产值不足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汽车滤清器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汽车整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提高,汽车滤清器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汽车滤清器的生产企业已超过100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只有10多家。国有、民营、合资、外商独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大多数为民间投资设立的中小型企业。为主机、整车配套的滤清器企业约占30家。全行业销售收入约60亿元,销售总量约3亿只,出口约占总量的10%。

 目前滤清器行业存在主要问题有: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国内滤清器行业企业众多,投资分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生产集中度相当低下。即便是大企业,销售额最多的企业也仅有3亿多元,市场占有率不到5%,行业前五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3%。 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国内滤清器企业目前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仿,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缺少原创技术。虽然国内主机的配套多已实现国产化,但基本上是对产品样件进行测绘,自主开发的全新产品绝少。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的前期开发,不能适应系统化、模块化供货要求。正因为如此,导致滤清器生产单位在与主机进行产品配套时议价无力。 目前国内滤清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十分匮乏,高层次的人才可以说更是稀缺,人才断层非常突出,所有企业皆然。包括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人才本土化也同样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越来越少(现已没有),面向行业服务的科研院所或走向企业化或归属某一企业集团,从而削弱了面向行业进行服务的功能,而大多数企业又受规模、效益、人才和研发能力 国内车用滤清器行业 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发和创新水平偏低,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全行业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过滤材料、试验杂质无人也无力研究,标准落后,缺少原创技术,无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滤清器生产设备、试验设备,过滤材料、试验材料,胶粘剂等相关工业相对落后,尤其是过滤材料,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内虽有几家品质尚可的滤材生产企业,但产能偏小,品种不全,也对滤清器行业的发展造成制约。 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人工成本上升,主机厂单方面强制性压低采购价格,使得滤清器生产企业利润空间缩小,部分企业甚至生存堪忧。 滤清器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因其具有为主机合资企业及引进生产机型配套的优先权,并享受国家和地方给予的多种优惠政策,竞争实力明显高于国内同行企业。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模式已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据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如欧洲的曼・胡默尔、马勒、索格菲,美国的弗列加、唐纳森,日本的电装等公司。这些公司已经或即将在中国投资建厂,为进入中国的主机本土配套供应滤清器。 国内滤清器行业由于分散、弱小,虽然在国内配套市场上尚占有一定份额,但主机配套所需的许多特殊功能滤清器及系统与模块,内资企业尚未涉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滤清器生产企业占有明显竞争优势。 滤清器行业 “十一五”发展趋势 提高产品集中度及出口基地建设。 争取“十一五”末形成10家左右年产量3000万只以上的滤清器生产企业;其中前3家滤清器生产企业产品集中度30%以上。加快出口基地、出口企业的建设。 持续技术发展。“围绕上水平,上质量、填补空白,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跟踪研究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引导本行业骨干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学习、利用国外同行和国内外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提高产品水平、产品质量和工艺装备水平。加强与整车企业的战略合作,争取实现与主机同步开发、超前开发,参与国际分工的目标。

 “十一五” 期间应努力提高车用滤清器产品水平,满足主机技术进步和欧Ⅲ、欧Ⅳ排放标准的要求,重点开发以下新型滤清器产品和环境友好型产品: ●“无金属环保型滤芯”●卡车无金属环保型全塑料空气滤清器总成和进气消声系统; ●可拆换旋装式机油、柴油滤清器总成(滤芯无金属骨架); ●机油冷却器同滤清器等附属件合并结成的机冷过滤模块; ●“高精度燃油滤清器”(欧Ⅲ达到过滤精度小于等于5μm、欧Ⅳ达到过滤精度2~3μm)、 ●“整体一次性使用的离心式机油滤清器”(采用全树脂为原料及缩短沉降距离技术,达到过滤精度小于等于2 μm的要求)、 ●“曲轴箱通风系统”满足整车达到欧Ⅲ、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油箱通风用过滤器”(满足整车 达到欧Ⅲ、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车厢空气净化器”、 ●“发动机排气净化和微粒捕集器”(满足整车达到欧Ⅳ以上排放标准的要求)等。 ●加大对现有产品功能的完善和在滤清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多功能集合的研究,注重对系统的研究,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部件总成或系统模块产品。 注重产业协作。加强与过滤材料、装备制造等相关工业的合作,积极开展高精度、长寿命材料、轻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为滤清器企业提供国产新型过滤材料和高效率工艺装备,减少进口,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加速标准化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跟踪国际标准、先进国家标准的发展动态,及时吸收和采纳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先进国家最新发布的滤清器技术标准,提高国际标准、先进国家标准的转化率和采纳度。积极做好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 在优化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的同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技术标准体系。 根据目前我国滤清器产品水平,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的现状,制订过滤元件通用的产品标准,规范市场。 进行结构调整。

 1.组织结构调整。针对目前滤清器行业分散,组织结构不合理现象,“十一五”期间以市场为动力,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联合、重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大企业(企业集团)建设和产业集形成以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互补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2.重组。从目前国内滤清器行业的状况来看,行业重组十分迫切,但在客观上又非常困难。现有的企业单个规模都不大,特别是经济实力不强,形成不了明显的重组中心和龙头,更主要的是行业缺乏整合重组的机制和动力。 因此,可考虑分步骤地推动此项工作。“十一五”初期,重组首先在产品可以互补,在市场竞争不大的企业之间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结成一定数量的企业联盟。企业联盟可在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配套协作和销售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原材料集中采购,产品互补、市场互补、技术互补,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满足不同类别的滤清器产品能同时为主机厂全面配套、集中供货的要求。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约化发展。 在以上基础土,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引导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提高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动力,以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技术为支撑,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集中度为目的,实现集团化为方向的联合、重组。

 3.产业集群。国内滤清器行业虽然单个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低下,但是企业分布的地区相对集中,形成了安徽蚌埠、浙江温州、上海、广东、河北等滤清器生产聚集地,其销售总额约占全行业的70%,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显现。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演化过程来看,产业发展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地区集中化趋向。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 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因此“十一五”期间,应充分利用国内滤清器产地相对集中的优势,从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生产集中度的角度出发,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对当地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加以创造性的整合,培育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最终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公共资源、技术信息共享,生产、销售、服 务相互衔接,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实现滤清器从产地集中到产业集群的过渡,使产业集聚成为行业升级的强大推动力。 针对十五期间行业产能发展较快、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水平偏低的现象,“十一五”期间应以提高产品精度、性能、寿命、可靠性为主要目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精度、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以满足主机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